(同552294-001C)寶寶秘語:嬰兒的肢體語言解密

552810-001c/ 9789861263793

ISBN/ 9789861263793
作者/出版商 薛筑勻/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7/ 1

定價NT$ 400
NT$ 360
數量

頁數:192    裝訂:平裝  開數:22.9 x 20  印刷:彩色

此書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健康好書--

圖:57

簡介:
對所有父母而言,自家小寶寶的一舉一動是那麼的可愛逗趣,但寶寶的行為可不只是為了 讓爸媽覺得他可愛而已,儘管有些難以理解,寶寶所有行為都是在試著傳達他的感覺。本書的目的就是為父母揭開寶寶行為的神祕面紗,幫助他們了解寶寶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背後的意義,可讓全天下的父母更加享受陪伴寶寶成長的樂趣。

前言:
嬰兒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了溝通,也有人說,早在母親感受到第一次胎動時,寶寶們就已經在傳達訊息了;當然,無論出生前或出生後,諸如此類的訊息並不會列入哈普科林斯英文大字典。寶寶在很早階段即學會以肢體動作作為溝通方式,包括表達情緒,暗示喜歡想要的東西、回答要或不要,表明累了、尿布濕了、餓了、冷了,總之,寶寶在傳遞小小腦袋裡所要表達的一切。的確,寶寶不用一字一句也能告訴妳希望妳為她完成之事,這種不用語言的說話方式,稱為寶寶秘語。也許,你已親眼見證這類非語言的溝通方式。早晨的餐桌上,八個月大的小喬許或小歐麗菲亞正坐在嬰兒椅上喝完了果汁,抓著空空如也的杯子朝向你,猛地一下丟過來,還熱切地喊著“啊-啊-啊”,雖然這樣的聲音好像無意義可循,但寶寶的肢體動作即已說明一切,只有最粗心或忙碌的父母會忽略這些明顯的訊息:「我還要果汁!」;並非所有嬰兒發出的訊息皆能輕易地被解讀,仔細檢視嬰兒多樣且變化莫測的溝通方式將使妳更能正確解讀寶寶的秘語,以使寶寶獲得滿足,父母亦更有信心與寶寶相處。藉由將空杯子丟向爸爸媽媽,此時寶寶喬許或歐麗菲亞正表現出人類溝通漸進的過程,嬰兒藉由引人注意的舉動來闡述要求,希望妳能為此作些回應來滿足她。諸如此類的要求當然並非由文字敘述來聲明,而是以動作、姿勢、肢體語言律動的表現,且常伴隨著咯咯笑聲或嚎啕大哭。不要緊,這只是剛開始,這種要求 _ 回應 _ 行動的親子對話機制,每日無時無刻不斷重複類似的效果。儘管寶寶喬許仍在懵懂的年紀,他已瞭解到溝通原來是雙向的:「我傳遞給大人一項訊息,他們接收到了,然後作出回應或不回應的舉動,而我可以令他們產生這樣的行動。」儘管禮儀專家並不贊同伸出食指指點的手勢,但事實上,用手指是孩童與成人經常慣用的一種基本溝通姿勢,尤其對寶寶而言,更是一項重要的溝通方式。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兒,對外界充滿好奇和探究的心,想要瞭解這個神祕的世界,卻尚未具備獨立機動探索冒險的本事,對喬許或歐麗菲亞來說,有許多好奇的事物想要去摸、去感受、去抓、去嚐、去擠壓、去依偎,卻因手搆不到而產生挫折感。對嬰兒來說,唯有伸長手指接近欲取之物,或吸引媽媽的注意、移動自己的位置或製造聲音,然後等待媽媽的理解與下一步行動,才能得到自己滿心歡喜想要的東西。「妳想要小卡車?不是?想要撥浪鼓?喔,不是,是泰迪熊!當然囉,就是泰迪熊嘛!在這兒,甜心!妳的泰迪熊在這兒!」任務達成。當嬰兒逐漸成長,發展出更複雜的需求時,用手指也傳達出其它的
訊息。嬰兒使用字句前已能表達自己是瞭解嬰兒發展中令人感到新奇又興奮的部分。1970年代之前,專家認為嬰兒無法溝通或以成人定義的方式思考,直到他們學會使用名詞和動詞後才能進行。當嬰兒用某種方式移動或看似要微笑的動作,一般認為這是有條件下的反應或單純的直覺反射。父母親由經驗和常識判斷卻非如此,她們通常不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我發誓她正對著我笑,但我自知這不是真的。」一位母親如此說著她三週大的寶貝。我們總是被告知,寶寶就像張白紙,藉由父母、四周環境和社會為她型塑人格,而其本身對語言文字也全然無知,甚至無法自己行動!在四個月大前,做父母的都被告知寶寶是不可能將基本感官,如觸摸、鼻聞、耳聽、眼觀和品嚐等作連結。當寶寶被抱起、摟近、耳畔聽見細語歌曲,她其實並不知道那溫暖環繞的手、貼近她的溫柔臉龐和悠揚的樂音皆來自同一人,而誤認為來自三個不同方向。事實上,根據發展時期光譜,歐麗菲亞在那麼小的年紀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個人,即便自己胖胖的小手伸到眼前,也只會以為那是無法辨認的飛行物體,可能只是屬於某個人或某樣事物的。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安德魯˙梅茲沃夫 (Andrew Mittzoff) 認為過去廣為接受如今卻為大多專家否定的「幼兒的觀點」是大大地低估了嬰兒的能力。梅茲沃夫所屬的國際科學家團體,其研究推翻了先前的思想學派,他曾與艾利森˙葛普尼克 (Alison Gopnik) 和派翠西亞˙庫爾 (Patricia Kuhl) 合著《小床邊的科學家 (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在這本著作中,他解釋到嬰兒打從一出生即會思考和好奇每一樣新事物,而且已開始探索身邊「炫爛、嘈雜又充滿困惑的 世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稱此為新生兒的世界 (Newborn's World)。寶寶的確知曉身處的環境,也似乎與生俱來即瞭解關於自己的一切。嬰兒可以感受自身的活動,如因突然的聲音而將頭側向一邊傾聽即為一代表。雖然妳的寶寶不再只被視為「白紙」加以灌輸教導,也不代表妳已了無責任或可以減輕責任,相反地,因梅茲沃夫的發現鼓勵了現代父母儘早參與嬰兒新生命歷程的開始。就如同我們先前所揭曉的,即使是新生兒也會企圖與妳溝通,並透過妳來瞭解並進一步探索她們的世界。從許多其它方面的資源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嬰兒的成長發展──生物學可為一例。人類的寶寶相較於其牠靈長類動物顯然是較無助且成長緩慢的族群,就其它方面則很近似,如猴子和鵝等,所顯現出親子間的依附關係;而腦部發展類似黑猩猩及其牠靈長類。總而言之,人類以漸進的速度、花費較多時間成熟長大。
關於嬰兒的發展,人類學也提供我們一些見解,觀察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寶寶們,不論他們是在亞馬遜、喜馬拉雅、塞克瑟斯、雪梨或薩拉多加,都是以同樣的速度發展特別的行為,達到成長的各階段:由坐到站立、牙牙學語、用手指向有趣的物體,以及清晰地說出第一句話。以一新觀點來看嬰兒發展,喬許和歐麗菲亞之演化相似於其它物種之後代,原因是他們從很早期就能感受身邊圍繞的人是「同我」,經由這樣的形式激勵了自身與外界「同我」的人作溝通,這同樣亦是寶寶秘語在口頭溝通上的認知基礎。在喬許與歐麗菲亞的小腦袋裡,微笑的母親和逗弄孩子的父親即是所謂「同我」的代表,這是出於本能上的認知,由於嬰兒是無助的,因此對於在餵養、清潔和保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人連結上「同我」的印象。其實,對彼此關連的認知不僅是生存的本能,更是社會化行為的起源,顯示這個社會注入了新血輪。喬許和歐麗菲亞現在已是社會化動物的一員,必定會和其他人有所連結,所以需要設法溝通。拋開科學理論,進步的科技對新的孩童發展模式做出重大貢獻。精良的錄影設備為從前爭論不清的嬰兒行為點亮明燈。利用隱藏監視器記錄寶寶每次手腳的抽動、微笑、皺眉和所有細微舉動,科學家因而能發現更多從前專家所未知、警覺父母所忽略的小細節。例如,寶寶小小眼中所透露出的渴望,不僅只跟隨寶寶眼界所至,更要將其注視的物體和吸引她注意的時間記錄下來,在寶寶的床墊上架設小型記錄器,還能將寶寶每一次發出的聲響和動作一音不漏地錄下來,如此就能和監視錄影作相對比較。此外,科學家開始以科學工具進行較複雜的測試,看寶寶在不同情境所產生的不同反應,例如,其中一個研究,是以錄影方式並排呈現媽媽的臉和另一皺眉婦人的臉,來讓寶寶選取比較喜歡的畫面,不意外地,媽媽的影像總是贏家。再進一步,研究者同時投射出媽媽微笑和皺眉的臉,然後再觀察寶寶臉部表情的改變。同時,神經生物學家和神經解剖專家也研究出更多的嬰兒腦部發展。基本上,每一個嬰兒一出生即擁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連接著,而隨著腦部發展,也促使神經連結運用強化,並非一味在成長中老化而失去,是故,嬰兒腦部的急速發展使得她能拿、能抓,注視母親臉龐,能觀察、儲存和記憶日後需重覆運用的有效行為模式。每當某項行為被重複,嬰兒腦部的神經電路系統即被強化一次,至於沒有結果或回應的動作和反應則被捨棄。以上種種的發現,使我們重新認識寶寶的溝通。寶寶的搖晃和扭動身驅,在我們看來,已非只是隨意的擺盪──即使是生命最初的幾天──而是連結傳遞訊息的表達。在距離寶寶開始使用語言前的幾個月中,將持續以身體語言──並逐漸增加咕咕、咯咯叫──來表現所需、所欲甚至情緒。利用全方位錄影機把媽媽的影子不經意地投射在寶寶小床上,六週大的寶寶會興奮地扭動並揮舞手臂,而當媽媽以舒緩撫慰人心的語調與寶寶說話時,寶寶的動作則隨母親而律動,更重要的是,研究顯示,母親無論何時回應寶寶的秘語,都將成為「訊息已接收」,意即溝通模式已被強化,並在寶寶腦中留下不可磨滅之印象。

目錄

前言 9

笑一個
1
寶寶第一次微笑的重要性 19

靈魂之窗
2
用眼神與寶寶接觸 27

我察
3
寶寶眼看世界 35

嚎啕大哭
4
如何分辨寶寶的哭聲 41

臉部表情
5
寶寶臉部表心情 53

手手來來
6
寶寶的手勢開始有意義 63

肢體動作101
7
肢體溝通妳我她 69

來跳舞吧!
8
寶寶腿與腳的秘語 75

當寶寶說不
9
寶寶學會表現不喜歡 81

一起玩吧
10
從「窺探」和「我來抓妳」學習物體守恆 87

寶寶晃晃
11
用遊戲吸引妳的注意 93

咿咿啊啊之外
12
寶寶牙牙學語的世界通典 99

重點在哪兒?
13
指指點點傳心意 105

重點傳訊
14
寶寶扼要的要求 111

妳抓到我的重點了
15
一則要點對話 117

手舉起來!
16
寶寶想出去玩並且需要你的幫助 123

妳在我背後嗎?
17
寶寶為何以及如何尋求安心 127

那是誰?
18發現寶寶第一次產生陌生焦慮感 133

妳的小跟班
19
模仿學習的重要性 137

已經夠了!
20
寶寶如何表達挫折和過度刺激 143

玩具是也
21
玩玩具增進親子溝通 149

玩得不夠嗎?
22
遊戲增進親子互動 153

比手劃腳﹖
23
寶寶學習手語面面觀 159

我們來聊天!
24
為何與寶寶談天對其發展極其重要? 167

最後一言
25
這只是剛開始 173
關於作者 179
誌謝 181
參考書目 185
索引 189